1066北部的諾曼(Norman)民族入侵英國,諾曼第公爵征服者威廉一世佔領了英格蘭,將原來留存的3間小教堂改建成一座外部雄偉、內部裝潢精美的石造教堂。威廉一世並下令在坎特伯瑞的羅馬城池遺址上,修建新的城堡,這座諾曼人的城堡至今還留存了一個塔樓。




坎特伯瑞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修復後,在1067年遭遇大火,大主教蘭佛蘭克(Lanfranc)下令重建大教堂,於10701077完成。後來聖安賽姆大主教將唱詩班席位向東擴展延伸,並建造前後歷時63年,大教堂才全面落成。其中的一部分包括地窖在內,原貌保存至今,成為今天大教堂整體建築的一部分。當時建造地窖也是被保存下的同類教堂建築中來最大的一座。。




11701229坎特伯瑞教堂發生了舉世震驚的謀殺事件,由於神權和君權的衝突,英王亨利二世的衛士衝入教堂擊殺正在祈禱的大主教聖托馬斯˙貝克特(Saint Thomas à
Becket)
殉道的貝克特後來被羅馬教廷封為聖人。


 



 




10981130年,新的內殿建在地下聖堂的上方(即今日的地下聖堂西部)1174年教堂發生大火,東側幾乎全毀,此後即不斷進行整修擴建。11751184年重建內殿、地下聖堂東側、聖三一小聖堂與嘉隆拿小聖堂。




1220年放置聖貝克特遺體的石棺,被移至坎特伯瑞大教堂西端的貝克特禮拜堂(現為聖三一禮拜堂),接受朝聖者的禮拜,石棺上面鑲滿了黃金和珠寶。




13771405年,蘭弗朗科所建的中殿被拆毀重建,大迴廊與拱頂也同時建造完成。現存的中殿建於13911405年間,南北耳堂建於14141468年,三座塔樓也分別建於不同時期。現在留存下來的歌德式教堂,是在1216世紀之間,陸續建造完成的




1538730英王亨利八世(Henry)成立英國國教,脫離羅馬公教,下令解散羅馬教會的隱修院,將王權置於教會之上。在亨利八世命令下,坎特伯瑞大教堂開始遭受長期的破壞。放置聖貝克特遺體的石棺被撬開,聖貝克特的遺體被徹底毀損,屍骨無存。




16601704坎特伯瑞大教堂在遭遇清教徒破壞之後,展開重建。




第二次大戰期間,坎特伯瑞遭受轟炸最嚴重的一天是194261日 ,當天大教堂附近共有500棟房屋全毀,但大教堂卻毫無損傷,聽說那是因為當晚的風向突然改向,所以戰鬥機投下的照明燈偏向,炸不到教堂。




1954年重建圖書館,並維修二次大戰中受損的部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