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英國的東南方自古以來就是歐陸國家入侵英國的首要通道,位在英國東南方的坎特伯瑞(Canterbury)自然成為歐洲入侵英國時最先佔領的據點,保留了許多外來移民的歷史古蹟,市區內的一個羅馬博物館,完全復原羅馬佔領當時建造的古老街景。




坎特伯瑞是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傳入英國的第一站,也盎格魯˙薩克森七國時代,基督教會重新在英國傳播的發源地,在歷史上有極特別的地位。現在的坎特伯瑞擁有兩所英國國立大學,是英國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是座相當適合學生生活的大學城。




圍繞坎特伯瑞整個市區的羅馬古城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世紀時作為城牆的瞭望台而建成的高塔,現為博物館,展示盔甲等,從塔頂可鳥瞰坎特伯瑞全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猛烈炮火的轟炸,把深埋在購物中心的下的羅馬豪宅炸了出來,為了收藏及展示出土的文物,特別在原地建造羅馬博物館,展示在此挖出的水管、銀製餐具、棋子、玻璃器皿、剪刀等等出土物,一個大浴池與美麗的拼花馬賽克地板,並運用科技和蠟像、模型,還原羅馬時代的坎特伯瑞人的生活,。




1066年諾曼人(Norman)3次入侵後,以石頭、鵝卵石、燧石建成坎特伯瑞城堡,牆壁厚達2.74.3公尺 ,高15公尺 。自從1170年亨利二世(Henry II)選擇多佛(Dover)建造城堡後,坎特伯瑞城堡肯就慢慢失去其重要的地位,淪為監獄。此城堡最後被變賣成為私人產物,地窖被填平、頂層還加蓋。1820年之後,城堡又被瓦斯、電力、可樂及水公司買下成為儲藏媒炭與燃料的地方,內部原貌全毀。1928年市議會接管,才重新整理面世,現狀是一座廢墟




建於1380年,以防禦為主要功能的西門(West Gate),是坎特伯瑞6個舊城門中僅存的一座, 6個世紀以來鎮守這條通往倫敦的道路,在此之前,據說也曾是更古老的羅馬時代城門。西門有城堡吊橋、吊閘等完善的防守裝置,塔頂有兩層攻防線,上層是弓箭手的箭垛位置,下層則是卡農炮(Canon)發射的地方。自建成到19世紀,西門也一直是座監獄。目前設置了博物館,展示從前的武器與胃甲。


 





 

英國大文豪喬叟(Geoffrey Chaucer)14世紀創作的《The Canterbury Tales(坎特伯瑞故事集)是一部以坎特伯瑞為中心的寓言故事。坎特伯瑞故事館特別節選喬叟原著中的6個故事,講述6位朝聖者,到坎特伯瑞大教堂朝聖的故事。設計不同的故事場景,以蠟像、木製人偶等等機器式「演出」。遊客拿著語音導覽耳機,穿梭在各個房間裡,觀賞現場對話、音效,看機械人偶的表演。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