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瑞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156公尺 ,寬50公尺 ,中塔樓高78公尺 ,規模宏偉。高大而狹長的中殿、高聳的中塔樓及西立面的南北樓,均屬典型的垂直哥德式建築,東立面則表現出雄渾厚實的諾曼
風格。


 



中殿


 




耶穌門(Christ Church Gate)是通往大教堂的外側入口,建於1502年,係亨利七世為了紀念其16歲去世的長子亞瑟(Arthur)而建,門上原有原始雕像被清教徒毀壞,現有綠色的『歡迎耶穌』銅像是由德國克魯斯˙倫伍德1990的作品所塑造。


 




耶穌門


 





14世紀時將原始的羅馬教堂中殿(Nave)改建成今日的哥德式建築,是英國式垂直哥德式建築最壯觀最典型的範例,由Henry Yevele設計。高聳的石柱連接屋頂,天花板上是鎏金的圖案,有許多漂亮的彩繪玻璃,木雕的主教講壇極其華麗精緻。


 


 


天花板




隔開中殿與中庭的祭壇隔屏(The Pulpitum Screen) 1400年的作品,雕有製作之前被加冕的6位國王的圖像,所以也被稱為「六王隔屏」,隔屏上方安設教堂的管風琴。


 



六王隔屏




中庭(The Quire)的地板、天花板及樑柱設計簡單樸素,使中庭的空間顯得更加的寬闊。沿著直線開展的中庭地平線層層升高,最高處放著的是傳說中聖奧古斯丁受封為大主教時所坐的坐椅「聖奧古斯丁的寶坐」
(St. Augustines’s Chair)




穿過正殿的左邊進入教堂東翼,這裡是聖托馬斯˙貝克特殉教處(The Martyrdom Transept)1170 12月29日星期二聖托馬斯˙貝克特在此被亨利二世的衛士刺殺,血濺聖壇。現在豎立著由利劍組成的十字架,供後人憑弔。




從托馬斯貝克特殉難處旁的通道往下是建於11世紀的地窖(Crypt),原貌保存了最初建造時的羅馬式風格,係現存的大教堂的最古老部份,不但是當時英國最大的地窖,也是現存同類建築中最大的一個。地窖裡留存了很多古老的遺跡,包括St Gabriel's Chapel的壁畫,一系列的雕刻和裝飾精美的石柱。


 



地窖


地窖最中間的聖母堂(Our Lady Undercroft),有一個便條禱告處,只要在這裏留言,隔天就會由主教一起為大家祈福、禱告。周圍的石隔屏製作於14世紀。




聖三一禮拜堂(Trinity Chapel)1220年開始放置保存托馬斯˙貝克特遺骨的石棺,供信徒參拜。亨利八世脫離羅馬教廷,改為英國國教時,遭到人為的破壞,石棺和遺骨蕩然無存,後來在空無一物的拼花地板中央,燃燒著一根蠟蠋,標示著當時石棺的放置地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