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從597年起再度傳播到英國的過程中,坎特伯瑞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不僅是
羅馬教會在英國的落腳點,標誌著羅馬公教的傳教士在英國盎格魯˙薩克森七國時代努力傳教的軌跡,其大主教的席位在羅馬教廷位居第4席,地位崇高,擔負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又是是托馬斯˙貝克特大主教1170年被暗殺殉教之地,大教堂與基督教在英國傳播演化的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英國國教成立後,坎特伯瑞的大主教同時是全英格蘭主教長,也是全世界聖公會的實際領袖300年來英國教會的精神中心,數百年來英國的大主教皆出身於此。做為坎特伯瑞大主教的主教座堂,代表著同英國宗教的歷史和傳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8年將坎特伯瑞大教堂,併同聖奧古斯汀修道院及聖馬丁教堂,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教堂中還有亨利四世、等幾位皇室成員的陵墓。並陳列著他們用過的盔甲、盾牌和其他兵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黑王子愛德華˙伍德斯托克(Black PrinceEdward of Woodstock之墓(The Black Prince’s Effigy)愛德華王子是亨利三世(Henry III)的長子、亨利四世(Henry IV)的哥哥,理查二世(Richard
II)
的父親。




身為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及嘉德勳爵的愛德華王子,年幼時就被有計畫地送到法國接受君主養成的教育。長大後的英俊威武王子品格高尚,信仰虔誠、深具騎士精神。愛德華16歲時就已帶兵上戰場,在英法百年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是普受英格蘭人愛戴的英雄,英國皇家騎士團就是他一手創建的。45歲時不幸戰死,葬在坎特伯瑞大教堂,其墓穴上的鍍金雕像,取自16歲時穿戴軍服的模樣。


 



 




原名為殉難者湯馬士醫院(The
Hospital of St. Thomas the Martyr)
現已改名為東橋招待所,建於1190年,最初是為了到肯特伯瑞大教堂朝拜的貧病朝聖者設立的,目前仍收留貧病的老教士居住。這是一棟以敲碎的燧石搭建而成的房屋,裸露的外觀顯示燧石緊密堆壘的情形,和後期的燧石房堆砌疏鬆的狀況,明顯有所不同。一樓大廳目前做為簡報室,以大型的海報介紹東橋招待所的建築及歷史。二樓是朝聖者禮拜堂(Pilgrims’ Chapel)13世紀建造的屋頂及當時繪畫的耶穌壁畫像,保留至今,依然完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