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之前,四眾弟子推舉阿難陀請示佛陀4個問題。

 1個問題佛陀涅槃後,以誰為師?佛陀開示,應依戒為師。式叉摩那就是戒的意思,戒是無上菩提本,分成許許多多的戒,五戒、菩薩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

2個問題是佛陀涅槃後,以什麼安住?佛在世的時候,眾生以佛為依靠,佛不在的時候要依靠誰呢?佛陀開示,應依四念處安住。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3個問題是佛陀涅槃後,惡人如何調伏?佛陀開示遇到惡人時,默擯置之。默是沉默,而擯就是排斥、隔離;凡遇到不講道理,以正為邪,以邪為正,或以是為非,以黑為白,不講道理的惡性,應默而擯之,不理不睬,讓他自己反省,了解自己的行為不對,自會改邪歸正了。

4個問題是佛陀涅槃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叫人起信?佛陀開示在經首安立如是我聞。意即我是聽聞佛陀這樣說的,就可叫人起信。後來在七葉窟結集經典,阿難陀尊者背誦佛陀所宣說的經文時,最前面都加一句「如是我聞」。這一句「如是我聞」將佛陀宣說的經典留存在世間讓我們都能親炙法益,這是多大的恩德!

師父還說到佛陀不是只在人間娑婆世界說法,他也在他方世界包括龍宮、忉利天等說法,現在傳世的經典,都是阿難陀尊者背誦出來的。如果佛經一開始先把比丘擺在前面,菩薩擺在後面的,這是在人間宣說的經典。如果佛經一開始先講很多菩薩名稱,比丘擺在後面的,這部經典就不是在人間說的,例如地藏經,還有華嚴經。

華嚴經是佛陀成道之後21天在定中對菩薩所說的法,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由於佛陀沒有開口講話,他方世界許多的羅漢不懂,就看佛陀坐著不動也不開始講話,於是憤而退席。要八地菩薩以上的菩薩境界,才聽得懂佛陀在定中講些什麼。後來龍樹菩薩到龍宮去閱藏,跟龍王請出來1部八十華嚴帶到娑婆世界來。

經是阿難陀尊者背誦出來的,律是優婆離尊者背誦出來的,論是對經典的討論解說,第一次結集經典的時候,就已經結集了經律論三者,合稱三藏,要經律論都通達的人才能稱作三藏法師,例如唐三藏玄奘大師。

聽完師父的開示,想到我們在七葉窟緬懷500羅漢結集經典,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留下珍貴的法寶,身為佛弟子,怎麼能不深入經藏,白白辜負三寶的恩德呢!

AA2018-0310-01-王舍城-02-頻婆娑羅王囚禁處遺址 解說01.jpg

AA2018-0310-01-王舍城-01-前往七葉窟途中02.jpg

AA2018-0310-01-王舍城-01-前往七葉窟途中26.jpg

AA2018-0310-01-王舍城-01-前往七葉窟途中30.jpg

AA2018-0310-01-王舍城城-02-頻婆娑羅王囚禁處遺址03.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朝聖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