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斯旺風情


 


地點:阿斯旺風帆船浮盧客


 


時間:2000年11月24日


 


努比亞人駕駛的浮盧客(Flucca)在尼羅河中揚帆前進,是阿斯旺著名的迷人景觀;搭乘浮盧客悠遊於尼羅河上,更是到埃及旅遊一項深具吸引力的活動,在阿斯旺第一大壩南邊的水域,我們展開了浮盧客隨風漂流的逍遙遊。


 


浮盧客就是風帆船,藉風力航行,沒有任何其他的動力設備,不會發生環境污染的問題,是符合環保的最佳水上運輸器材,也是埃及南部努比亞族通航尼羅河的傳統交通工具。


 


桅竿高聳的小船排滿在尼羅河邊,停泊在碼頭旁等候我們搭乘的這艘浮盧客,看起來挺小的,當全部20幾個人上了船,在船舷邊的位置上坐定後,竟然還有許多空位以及活動的空間,一點也不擁擠。


 


為我們掌舵的是一老一少兩個努比亞人,穿著一式的白布長袍,黝黑得只見到閃亮的黑眼珠和潔白的牙齒。等大家坐穩了,他們在船頭一個把舵,一個拉帆,彼此大聲地呼喊對話,忙碌地升起風帆,調整角度,在他們熟練而迅速地操作之下,米白色的船帆在空中緩緩張開,徐徐降落,吃飽了風,輕巧無聲地向前滑行。


 


尼羅河像個寬闊的湖泊,看不到邊際,四面八方片片銀白色的風帆,徜徉在寧靜的水天之間,夾雜其間的一兩幅鮮黃色風帆,顯得特別醒目。隨著船兒規律的晃動,時間好似也緩慢的下來,這樣難得的悠閒時刻,我依舊是心忙人忙地不斷按下快門,獵取點點風帆隨風飛揚的鏡頭。


 


一艘滿載乘客的渡船,快速地越過我們,傳來一陣吵雜的馬達聲和講話的聲音,有些乘客揮著手向我們打招呼,我們也開心地回應他們。稍遠靠近岸邊的地方,幾個小朋友各自乘坐著一條小小的紅色舢版,在水中追逐嬉戲,揚起一陣一陣笑聲,無~無慮的快樂童年,讓人艷羨。


 


兩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划著一條小船,來到我們的船邊,吟唱著好聽的努比亞民謠,美妙的合聲,配上水天世界裡的清風白帆,無比和諧優美。樂聲甫歇,我如夢初醒,腦際閃過旅遊書裡提到這種演出要付小費的記憶,問隔了幾個坐位的亞瑟,我們是不是應該給點小費?數額多少?只見他反應奇快地三兩步跨到船邊,口裡說著不必給,手中卻抓了一把鈔票,彎腰遞給小船上的少年。


 


浮盧客繼續在水面滑動,西邊岸上是整片光禿禿蒼黃的沙漠山丘,亞瑟得意地說,這種沙漠河水相鄰的絕妙景緻,全世界只有埃及看得到,言語間流露出埃及人潛在的驕傲。


 


當大家意識到我們的浮盧客久久沒有前進時,才發現船兒停泊在一大片水域的中央,上上下下地搖晃著,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有人問亞瑟怎麼回事?他回答說船是靠風力行駛的,風停了船也就停了。另有人追問,要是一直不起風,我們怎麼辦,亞瑟說那也只好一直等下去。我看他帶著玩笑的態度,感覺不可信,可又搞不清楚其中的蹊蹺或玄機。


 


美女們閒閒適適地聊天講笑,拍夠了四周美景,心滿意足的我,剛想收起相機,俐芳跑過來爬上船頭,坐在盤腿安坐在那兒好一陣子的亞瑟旁邊,要我幫他們兩人合照,這一下子眾美女們個個起而效法,只瞧亞瑟穩如泰山的坐著,旁邊的美女像走馬燈似地不斷換了一批又是一批,儼然成了最佳男主角,不曉得他每次帶團是不是都如此風光?


 


最後輪到我了,一膝著地蹲跪在亞瑟旁邊,擺了一個自認為美美的pose,沒料到他竟然惡作劇地推了我一把,換成另一個更親密的pose,害我重心不穩地半跌在他身上,菁菁跑過來舉起相機搶鏡頭,我一面努力撐著自己穩住身形,同時以多年來拍照的經驗,擺出近乎職業性的笑臉。


 


拍完照片剛要起身,亞瑟又推了我一把,害我又跌了一下,只聽到眾美女一陣子驚呼,好多人大笑出聲,不知道亞瑟又在我身後玩了什麼把戲,引得大家興奮成那樣,真是生氣也不是,不生氣也不是,這個調皮的導遊,專門拿我搞笑,吃定了我不會跟他翻臉。


 


這張風帆船上的相片洗出來之後,菁菁和阿光立即打電話給我,兩人爭著描述相片的內容。「嘖、嘖、嘖,瞧瞧,擺明了就是阿記小何勾引清純的回教徒亞瑟。」阿光故意糗我。


 


「有沒有搞錯?我是受害者,都是亞瑟玩的花樣,畫面是他主導的。」我還沒看到照片到底如何?口頭上當然要先撇清楚。


 


欣欣後來看到這相片則說,絕對不可以給亞瑟的太太看到,會引起家庭糾紛。算亞瑟厲害,曉得阿記禁得起玩笑,換個人,翻臉事小,萬一表錯情,豈不是給他自己添麻煩,帶來後遺症!


 


話說我們這邊廂在船頭兀自嘻鬧著,船尾那邊則響起了輕柔的歌聲,欣欣和娃娃等唱起校園民歌,大夥兒立即跟著應和,一首接著一首,欲罷不能。樂音綿延不絕地飄蕩在埃及阿斯旺的尼羅河上。亞瑟驚訝地跟我說,和欣欣合作了這麼多年,從來不知道她會唱歌,我想應該還要補上一句,不只會唱,還唱得那麼好聽。


 


後來與欣欣聊起,告訴她亞瑟很怨怪她竟然會唱歌,何以他們共事多年,亞瑟從來沒聽她唱過歌?欣欣回答我說,怎麼唱?衝著亞瑟的五音不全,那不是擺明了要亞瑟閉嘴?看來也是我們這一次旅遊的歡樂氣氛,泯除了欣欣心裡的防線。


 


太陽漸漸西落,晚霞滿天,瑰麗動人,大夥兒沉醉在悠揚的歌聲和黃昏的美景裡,忘了時間,忘了歸途。掃興的亞瑟提醒我們,晚餐前還要遊逛阿斯旺的夜市,不能再停留了,語畢轉頭向船家咕噥幾句,但見老少二人各就各位,三兩下調弄了風帆的角度,銀白色的帆立刻鼓足了風,船兒迅捷地滑動,飛快地歸航。我就說嘛!什麼不起風就得被困在這裡,一直等下去,果然是騙人的話。


 


阿斯旺夜市


 


時間:2000年11月24日


 


爬上碼頭的階梯,隨著亞瑟走入一條小巷子,在攝氏35度的高溫下,路上坐在板車上趕著驢子的努比亞人裹著厚重的毛毯,令人嘖嘖稱奇。亞瑟對於我們的大驚小怪,深感不以為然,他說請大家要記住,現在對阿斯旺的居民來說,正是隆冬的季節,批裹毛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我想到以前到加拿大落磯山脈的優鶴國家公園遊覽,我們穿著厚厚的棉夾克,在寒冷的空氣裡瑟縮;而那些歐美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卻是短衣短褲,完全不懼寒冷。每個地區的人民,都有適應當地天氣的本領,這恐怕是要在一個地區生存的基本條件。


 


只不過講了幾句話的功夫,夜幕已然低垂。不遠處路邊幾個攤位上燈光晃耀,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各種香料、調味料、乾果蜜餞等商品,攤位及商店的佈置都充滿了地方色彩。


 


一個攤位上擺售了堆滿在金屬容器中呈圓錐形具有各種顏色的粉狀物,有人好奇地問究竟是什麼東西?亞瑟回答是純植物性的染料,並指著其中一種深藍色的染料跟我們說:「你們有沒有發現,努比亞人穿的白色長袍,都是雪白的,就是使用這種染料。衣服洗好之後,放一點點這種染料泡一下,就白得像新的一樣。」。不知誰接口說,這倒可以考慮買回家試用看看。欣欣在旁立刻提醒大家,用的時候要小心測試劑量,以前的旅客買回去以後使用,結果白衣服變成藍色的衣服。


 


與這條小巷相交的一條較寬的馬路,就是阿斯旺最熱鬧的一條街道,夜市活動剛剛展開,兩邊燈火通明的商店裡,擺掛著各式各樣充滿埃及風味的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眼花撩亂,不知從哪兒看起?喜歡逛街shopping的眾家姊妹們,已經迫不及待地等著搜尋獵物了,亞瑟適時地宣布自由活動,1個小時後原地集合。


 


我早就跟俐芳約好要一起買幾條埃及棉的長袍,送給親朋好友,此刻就追隨著她,走了幾家店舖,她一一翻找檢視著衣服的車線品牌,和老闆殺價;我則樂得輕鬆地站在一旁,欣賞著長袍的款式和花色。


 


成交後,俐芳還想四處逛逛,我覺得疲累,只想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兩人分道揚鑣。走回集合的地點,看見亞瑟坐在路邊吸著水煙,就在他旁邊找了個空位坐下來,欣賞阿斯旺的夜市風光。


 


熙來攘往的汽車、馬車、驢車和人群,一批又一批地在眼前經過,汽車喇叭聲、馬蹄聲和驢車主人的吆喝聲交織融合在一起。同一條路上,現代科技的工業產品和利用牲畜腳力的古老交通工具,一塊兒緩慢地行進,那麼地自然,而沒有任何突兀的感覺。


 


全身包覆著黑色長袍的努比亞婦女,頭上頂著高高的置物簍,裡面裝滿了貨物,幾乎全部是兩人一組,在夜市中目不斜視,安靜無聲地走過,很少看到她們交頭接耳地談話;不像我們這批東方女子,不論走到何處,大老遠地就可以聽到彼此相互講笑嘻鬧的語聲。


 


商店裡老闆夥計都是男性,伊斯蘭教的世界,對女性的壓抑,從這裡表露無遺。要談兩性平權,女性開放,不知未來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在可蘭經的制約下,也可能永遠沒有希望,宗教的力量在阿拉伯的世界是如此的強大!我們這一代的中國婦女又是何其幸運,可以生長在比以往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更不壓制女性的社會裡,唯其如此,才能如此無拘無束地來到埃及觀光旅遊。


 


幾個衣衫襤褸的努米亞孩童,手裡拿著仿造的紙草畫,口中喊叫著低廉的價錢,向往來的觀光客兜售,幾乎沒有人停下腳步,稍稍回應他們一下。


 


我心裡暗暗決定任何一個小朋友來向我兜售紙草畫,我一定買,一張10埃磅的價格不過110元新台幣,買個埃及風味的紀念品送人,也皆大歡喜。可是,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坐在亞瑟旁邊的緣故,我這麼明顯的觀光客,坐在路邊這麼久,那些走來走去的孩子,竟然沒有一個人把我當做目標。


 


其中一個較大的孩子,腳上穿著一雙已然脫膠,快要壽終正寢的拖鞋,走過來走過去地走了第5趟了,幾度想要把他叫過來,把他手中那5、6幅紙草畫全部買下;然而,兩年前在昆明街頭買一些紙扇,湧上來十幾個人圍著我沒法脫身,最後靠地陪把我救出去的記憶翻上腦海,使我卻步。究竟買是不買?還在思索猶豫之間,幾個夥伴回來,亞瑟起身要我們4人一組,先乘馬車回去休息,結束了我的阿斯旺夜市一行。


 


阿斯旺水壩


 


時間:2000年11月25日


 


一面聽亞瑟說明蘇俄和埃及合作興建阿斯旺第二水壩的歷史,一面望著車窗外的洩洪道、溢流孔、電廠等種種設施,全世界的水壩也都是這麼個長相了,大同小異,差不到哪裡去。


 


汽車在壩頂的道路中間停下,放我們全體下車,亞瑟宣布停留10分鐘,埃及蘇俄興建水壩的友好紀念碑,距離太遠看來只有一丁點大,把鏡頭拉到最長,留下一張聊勝於無的影像。匆匆和幾個同學拍了照片,就去觀賞南岸納瑟湖起點的風景,還真是乏善可陳,難怪旅遊書上說跟石門水庫的風景完全沒得比。


 


腳下的大壩是埃及政府和蘇俄合作興建,於西元1960年開工,11年後的1972年完成,目前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壩,等到長江三峽大壩竣工後,就要退居第二了。建造這做水壩所用的建材相當於17座大金字塔的總和。


 


大壩完成後,將尼羅河阻隔成一個長達800公里的水庫,以埃及前任總統之名為名,稱做納瑟湖。發電量除了供給埃及之外,還提供埃及南方尼羅河上游的蘇丹等幾個國家使用。


 


水庫蓄積的河水,淹沒了當地土著努比亞人的村落,也淹沒了許多古埃及的神殿等遺跡,更改變了尼羅河上游的水文天象。尼羅河現在不再氾濫了,這條河流數千年來為埃及帶來的豐沃土地,現在越來越乾旱,雖然埃及政府努力地引水至沙漠,以開發廣大的漠地,然而隨著氣候的轉變,是否也加速了沙漠的擴大?長遠以觀,大壩的興建究竟是福是禍?又有誰能遽下定論?


 


未完成方尖碑


時間:2000年11月25日


 


地點:阿斯旺


 


離開第二水壩,我們再度回到第一水壩附近美麗的尼羅河水域搭乘遊艇,這次駛入了另一條水道,前往用餐的餐廳,浮盧客的美景依舊。岸邊一棟接一棟宏偉漂亮的旅館,眼中盡是別具風情的熱帶景觀,景緻宜人,這裡是阿斯旺最高級的度假觀光地區。


 


遊艇行經阿斯旺的另一個觀光景點,也是阿斯旺的發祥地象島,遠遠可以望見象島上仍在挖掘維修的古神殿,也見識到了那塊有名的形似大象的頭和鼻子,使象島因而得名的巨石。


 


到達臨水的一間努比亞餐廳,上岸享用美味的努比亞風味餐,餐廳內外擺飾佈置均採用努比亞當地的藝術風格,非常具有地方民俗的特色,既乾淨又美麗,熱情好客的老闆夫婦誠懇親切,讓人憑添好感。


 


餐廳入口處有一位六十餘歲的老婆婆,席地坐著,向餐廳的客人銷售攤放在她四周眾多民俗藝品。在這裡用餐的舒適愉悅,對照台灣各個觀光景點餐廳裡的油污雜亂,我們想要發展觀光業,吸引國外旅客來消費,顯然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呢!


 


餐後來到花崗石採石場,整座山都是淡土黃色的嶙峋石塊,透著一股單純堅固的美感,從山腳下遠遠望見平躺在山坡上「未完成的方尖碑」的一側,參觀的人群像是小人國裡的小人們,散散落落地圍繞在方尖碑巨石的四周。


 


爬上坡頂,不聽亞瑟的解說,我自顧自往無人的方尖碑底座方向前進,4、50公尺的距離,感覺走了好久的時間,終於找到一個可以獵取整座方尖碑全貌的地點。 粗糙未完工的方尖碑,當然沒有這一路上所見的那些著名的方尖碑精巧細緻,然而躺在地上的這一座,卻比任何豎立在空中的碑石,來得雄偉巨大,除了它本身就是最長最大的方尖碑之外,近距離的接觸和視覺的角度,應該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這座未完成的方尖碑長41公尺,是目前已知的埃及歷史上最大的一座,由荷雪淑德女王建造,再一次的展現了這位埃及女法老的胸襟和事功,可惜由於本身質地不夠堅硬,以致被地震震裂了一條縫隙而遭棄置。


 


好在正因為如此,今日我們才可以藉由這座未完成的作品,了解古埃及方尖碑的製造方法,在堅硬的石頭上,鑿一些小洞,插入木樁,澆水浸濕,利用木頭熱脹冷縮的物理作用,切割巨石,根本不需要動用到什了不得的機具,也沒有什麼高深得不得了的技術,老祖宗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完成最困難的工作,是多麼的睿智。


 


由此推想,也許金字塔和神殿的建造,也是運用一些簡單的物理現象,解決施工上的問題。我們總是喜歡用現代人既有的觀點和想法,來臆測古人做法,動不動就往工具技術的角度思索,跨不出自我設限的框架;也許應該換個角度,回歸到當時的環境和背景,去思考要怎麼做,才能完成這樣的工作和目標?搞不好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也不一定?這就留待對這些問題有興趣的人去探索了。


 


亞瑟說


 


11/24 阿斯旺


 


你們看到的這輛火車,是晚上7點30分從開羅出發的,上面有一間一間的房間可以睡覺,第二天早上大概9點多抵達阿斯旺,每一個房間裡面有兩個床鋪。


 


我跟大家說過,到阿斯旺的時候,你們會聽到另一個民族,就是”努比亞”民族,麻煩大家看到右邊努比亞民族,他們所居住的房子的風格,跟其他地區不太一樣,屋頂是圓的,應該是白色的,屋頂中間有一個洞一個洞,這是新蓋的房子,可是跟古代房屋的風格一樣,代表阿斯旺這邊的風格,右邊還有一些比較古老一點的努比亞的房子,跟開羅那邊是不一樣的。


 


我們國家裡的努比亞人,以前在尼羅河氾濫的時候,很多人會離開這邊,一直跑到開羅那邊,因為這邊尼羅河氾濫時,會有很多的努比亞人死掉,他們的家鄉會被水沖不見了。


 


你相不相信努比亞人對大水壩完全不滿意,雖然大水壩保護埃及,但是很多努比亞人的家鄉現在都被淹沒在大水壩和尼羅河的裡面,為了建造大水壩,我們拆掉了很多努比亞的古蹟,努比亞那邊本來也有他們自己的文明,所以他們對大水壩不太滿意。


 


未完成方尖碑


 


這個躺在地上的方尖碑是我們國家最高的,高度有41米高,他們用一塊石頭做的,為什麼後來沒有繼續做呢?因為在做這個方尖碑的時候,發生一個地震,把這塊石頭震裂了,發現這個石頭不是很硬,所以沒有繼續做。留下方尖碑的原因,是可以留存3、4000年都沒有問題。


 


有人會問我們來這邊幹什麼?為了看你前面的這座方尖碑,這邊以前是很大的一座山,古埃及的人會到這邊來拿石頭到路克索或開羅那邊去,做一些雕像,所以,荷雪淑德女王就到這邊來,想做一個最大的方尖碑,正在做的時候,我剛跟你們講過,發生了地震,所以沒有繼續做,而留存在這裡。


 


他們用的方法大概是這樣的,這是一座山,先繪畫方尖碑的樣子,後來用同樣的石頭一直磨,磨出一個洞,在洞裡面放進木頭,木頭加水會膨脹,慢慢的洞兩邊的石頭會分開,當然這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做成這樣子。後來把這個石頭一直搬到路克索,或一直搬到開羅,到路克索那邊,再把方尖碑豎起來。


 


在把方尖碑搬到路克索之前,他們先要雕刻繪畫,萬一他們雕刻的時候壞掉了,靠近這個地方,不需要從很遠的地方回來再換一個,以前沒有飛機,回來要花很長的時間。


 


從前我們沒有辦法了解方尖碑的製作方法,後來,發現了這座未完成的方尖碑,給我們很大的幫助,讓我們了解方尖碑是怎麼作成的。不好意思,這邊的花崗石不能帶回去,我知道很多人的習慣,想帶這些石頭回去做紀念品。


 


在製作的過程中,發生了地震,你看到中間的一部分,他們還在製作的早期就有了裂縫,所以,他們知道不必繼續做下去。他們就會換到另一個地方,有可能別的地方的石頭會硬一點。


 


我們找到了這座方尖碑,可以了解方尖碑是怎麼做成的,你看到旁邊的這些小洞,原來就是放進木頭的洞。有人會說下面的一部分怎麼挖?比如說他們要做一個這麼寬的方尖碑,先會做得比他們想要的大一點,後來再從底部的部份用相同的方法再挖,就會出來一座方尖碑。然後,再在方尖碑上雕刻浮雕。我希望將來能找到一些紙草或石頭,上面介紹製作方尖碑的方法。


 


這座山全部是花崗石,旁邊的山也全部是花崗石。附近還有另外一座山比這座山更大,還有很多花崗石。這個城市每一年會做展覽,請好多外國人用花崗石做雕塑,請他們來這邊,給他們花崗石,隨便他們要大的小的都可以,給他一個月的時間,選出最漂亮的雕像。這些雕像,一定要留在埃及,你等一下在路上,會看到很多花崗石的雕像,這個城市在將來整個會變成一個展覽館,有好多雕像,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