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毗邏衛城是西元前64世紀釋迦族的首都,東西約80公里 ,南北約60公里,隸屬拘尸那羅國。本來是以地薯為主食的民族,首先成功地栽培出恒河邊的自然稻種,被尊為優秀的種族、而國王均以淨飯王尊稱。

 亞庫羅達佛塔遺跡為1972 ~1973 年所挖絕的,相傳是淨飯王和悉達多太子生活過的王宮遺跡。1974 年時發現了刻有「迦畀羅衛城」的容器。在東北角的一個房間,出土了大量燒過具碳化的稻殼。

朝聖團抵達後,師父先領眾繞亞庫羅達佛塔3圈,接著供養在此修行的各國僧侶,最後遊覽淨飯王舊皇宮的遺址。

正信的佛教徒見到一切三寶聖物包括佛像,佛塔,大殿或整個寺院,都可右繞,也就是按照順時針的方向繞。經典上記載繞佛應右繞,代表隨順如來教誨,隨順法性,例示如下:

無量壽經:稽首佛足,右繞三匝。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經:右繞者順佛法故,所以右繞。

四分律:客比丘於塔邊,左行過,護塔神嗔。佛言:不應左行過,應右繞塔而過。

漢地大藏經中的《右繞佛塔功德經》,也廣講了右繞的功德。

 右繞時可繞行1周,或3匝、7匝,乃至百匝、千匝不等,皆隨禮敬者之意。釋氏要覽卷中記載:「3匝表示三業即身業、口業、意業。」也意味滅貪、嗔、癡三毒。還可表示禮敬佛、法、僧三寶。

7匝表示七支,又稱身口七支,即身業之殺生、偷盜、邪婬,口業之兩舌、惡口、妄語、綺語;身三口四共7支。通常繞佛都採用右繞3匝。

繞佛要遵守5項規則:1低頭視地。2.不得蹈蟲。3.不得左右顧視。4.不得唾塔前地上。5. 不得中住與人語。通常繞佛時會稱念如來聖號,並可邊繞並發願:清淨一切善業力,催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提謂波利經記載,右旋繞佛可得下列五福:1.於後世得端正美色之形相。2.音聲清妙。3.得以生天。4.生於王家,其位尊貴。5.終究能證涅槃。

轉繞佛塔能夠積累資糧、懺除業障、去病消災,有無量功德。密宗聖者阿底峽尊者在拉薩時,常常轉繞寺院。以仲敦巴格西為首的大德們,問阿底峽尊者有關繞佛的教誨,尊者開示道:在世間有為善法中,繞佛所獲得的福德非常大。在繞佛時,應當收攝身語意三業,身動心不動,祈求與佛法相應。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何01.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繞佛陀舍利塔03.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繞佛陀舍利塔04.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01.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朝聖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