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毗邏衛城的淨飯王舊皇宮遺址位於尼泊爾國中西部省迦毘羅伐斯堵(Kapilvastu)縣提勞拉柯特(Tilaurakot)村,釋迦牟尼佛出家前,在喬達摩˙悉達多太子時代,在這個舊皇宮生活了29年。

迦毗邏衛國係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西元前6-4世紀)國家,釋迦牟尼佛的故國。國名為梵文Kapilavastu的音譯,其它音譯又作:迦維羅衛國(《佛國記》)、劫比羅伐窣堵國(《大唐西域記》)、迦毘羅蟠窣都、迦毘羅婆蘇都、迦毘羅、迦毗梨等;意譯為:蒼城、黃赤城、妙德城等。按巴利語Sakki,音譯又作舍夷國,意為證得聖位者之國。

根據佛典記錄和現代考證,印度釋迦族(種)人中的以馬為圖騰的一支,於西元前7世紀,來到今尼泊爾與印度交界的平原地帶定居。國家管理採取部落共和製,釋迦牟尼之父淨飯王,又名首圖馱那,為迦毗邏衛城推選出來的執政官,不是世襲的國王。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首圖馱那當政時,太子誕生的消息傳來,淨飯王就趕往蘭毗尼園抱王子回城。此時在喜瑪拉雅山中冥想中之阿悉達仙人,看到迦毗邏衛城一帶散發吉相而來到此地。

仙人雙手抱著太子看的時候,流淚嘆息,告訴淨飯王說:「太子為菩薩投胎轉世,處處顯現會成為佛陀的跡象,但是我自己已經邁向老年,無法聽到他說法了,因此悲從中來」。接著五體投地,合掌禮拜後便離去了。

出生第5天太子取名悉達多,意思為完成願望。第7天,母親摩耶夫人去世,往生忉利天,由阿姨摩訶波奢波提養育。

19歲時,悉達多與善覺王的耶輸陀羅公主結婚。華美的王宮生活無法滿足太子,3次出城門看到了老、病、死,以及人的紛爭。第4次看到出家的清淨景象,在那裡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決定自己應該出家,以解決人生的苦惱。這便是佛典中記載的『四門出遊』。                     

由於兒子羅喉羅的男孩誕生,悉達多有了繼承者,在29歲那年的半夜,祈求「我兒成長」之後,出城求道,苦修6年,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

佛陀成正覺後第6年(離家第12年),應淨飯王之懇請回到迦毗邏衛城說法,有多達500 位的釋迦族青年出家,身為王位繼承的異母弟難陀與堂弟阿難,以及自己的兒子羅喉羅也隨同出家。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何邱菁01.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何邱菁02.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何邱菁03.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何邱菁04.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繞佛陀舍利塔05.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繞佛陀舍利塔08.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 繞佛陀舍利塔10.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16.jpg

AA2018-0307-02-迦毗邏衛城-淨飯王舊皇宮28.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朝聖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