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2016-0411-00-龍潭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何華梁02.jpg

繼坪林趴趴走之後,王董娘又安排了龍潭一日遊,我照例充任黃魚,隨著吃吃喝喝到處玩耍。董娘的好友精心安排了行進路線的各個景點,首先到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的庭院觀賞流蘇。

一整排流蘇之後,有幾棵青楓,在這裡我終於分清楚了楓樹與槭樹的差別。年輕的時候,有人跟我說「三楓五槭」,台灣沒有楓樹,都是五葉的槭樹,我深信不疑,混淆至今。

承董娘好友指點,才知道會紅的是楓樹,不是槭樹。楓樹的葉片可能3裂、5裂或7裂,不可用葉片的分裂數做為標準,粗率的說3葉片的是楓樹,5葉片的是槭樹。

AA2016-0411-01-龍潭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流蘇10.jpg

 

AA2016-0411-01-龍潭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青楓03.jpg

 

槭樹其實是七葉樹,並非楓樹,長久以來,台灣人受日本人的影響,一直把楓樹誤為槭樹,這是不正確的。想到我也曾經對朋友傳遞「三楓五槭」的錯誤訊息,頗有些慚愧。

在園區中,跟董娘的表妹May學習到如何區別羊蹄甲和洋紫荊,遊樂之中算是上了一堂植物學的課程。

AA2016-0411-01-龍潭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洋蹄甲09.jpg

從園區出來,接著前往龍潭生態公園參觀,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塊標明「禁止垂釣」的警示牌旁邊,兩位心無旁鶩的釣客手握釣竿在生態池邊垂釣,相當諷刺,令人啼笑皆非。

在石門水庫的高處,從樹叢中俯瞰山光水色和壩頂景色,別有「一覽眾山小」的情趣。

AA2016-0411-02-龍潭生態公園20.jpg

AA2016-0411-03-石門水庫12.jpg

 

悠閒地行走在龍潭的街上,兩旁路樹結了累累的桑葚,誘人採摘。

桃園客家文化館精彩的3D立體化,令人驚豔,園中以燈飾點綴,在黑夜中呈現耀目的光明。

下午享用的八寶豆花,晚餐在葉媽媽羊肉爐的美食,齒頰留香,讓味覺遲鈍,向來不太注重吃的我印象鮮明,體會到老饕的覺受。

AA2016-0411-01-龍潭甜點 02.jpg

AA2016-0411-04-葉媽媽羊肉爐02.jpg

 

晚上9點將王董娘的表妹夫妻送到桃園機場,於滂沱大雨中開車返回台北,十幾年來在國內外嬉遊,多半都是遊覽之外的時間,天象有所變化,說來自己還真有玩的命耶!

 

AA2016-0411-05-桃園客家文化館04.jpg

AA2016-0411-05-桃園客家文化館09.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聚會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