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的整個海濱港口區都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伯特碼頭(Albert Dock)在港口區最有名,碼頭建於1846年,是全世界第一個圍繞式的堅固船塢,完全由鐵、紅磚及石頭所建造,由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伯特親王啟用,當時英國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尾聲,這個碼頭剛建成,就立刻成為了英國最繁忙的碼頭之一。




19世紀罪惡的黑奴貿易,利物浦是運送黑奴的主要港口,也是清教徒及愛爾蘭人前往北美大陸主要的移民港。




20世紀中期利物浦港口泥沙淤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伯特碼頭是德軍的重點轟炸對象,造成嚴重的損失,碼頭隨著城市航運業的衰弱而凋零,變成最貧窮的治安死角。




1980年代,在官方與民間企業的合作下,展開一連串再生工程,重新開放的艾伯特碼頭有莫西德賽海事博物館、利物浦泰德藝廊、國際奴隸博物館、披頭四故事紀念館、利物浦博物館等五大博物館,成為城市文化復興的重要區域。


 



 




艾伯特碼頭仍保留工業革命時代的港灣建築,是英國最大的一級歷史建物群。紅磚倉庫圍繞停泊船隻,鵝卵石街道上豎立了鐵鑄欄杆,天空海鷗成群飛翔,不斷揚起的輪船汽笛聲,讓時光彷彿停留在19世紀。


 





 


紅磚建築下有最時尚的餐廳、酒吧、咖啡館,超過25家精品商店,以及兩家連鎖旅館。此外,幾何造型的利物浦博物館、玻璃帷幕構成的高級公寓、大型表演場Arena& Convention Centre及摩天輪交雜錯落,為港口的天際線增添現代化景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