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陣占地大約11公頃,外圈是一個直徑100尺的環狀溝槽。入口在東北面。撒森砂石環由高出地面6公尺(地下8公尺),重30-50噸巨型撒森砂岩石柱,排成一個直徑91公尺的圓形,環繞著圍成馬蹄形的5組三石坊,三石坊正中央一組的石柱高出地面9.14公尺,其餘4組石柱高出地面7公尺。


撒森砂石環外圍有30支高出地面4公尺,重達25噸的方形薩森砂岩石柱,現在僅留存殘石。撒森砂石環內,散放著約58塊藍砂岩。


每年夏至日出時分,馬蹄形中央三石坊的祭奠石,與相距30公尺在通往雅芳河的大道上的「heel stone (腳跟石)」和日出點,這三點連成一條中軸線。冬至黃昏時分,祭奠石,與另外兩塊石頭的連線則指向日落的方向,該連線也在同一中軸線上,證明這是一個高科技的設計。因此,每年夏至日出時站在祭奠石,可以看到太陽從腳跟石正上方升起,而冬至日落時,站在祭奠石壇可以看到太陽從指向日落點的這兩塊石頭的正上方逐漸沒入地平線。



除了石柱等主體建築外,通往雅芳河的「大道」及木柵欄(Woodhenge)等,都屬於輔助功能的必要設施。大道上還有一些具有特別意義的石塊,例如一個閘門形狀名為「Slaughter Stone」(屠宰石),可能是殺獻祭的牲畜之處。另外還有一個由4塊石頭排列成四方形基石的「Station Stone」。


撒森砂岩環及馬蹄形三門坊的石柱,因風化作用的侵蝕、遭人移去建造房屋,或被被數世紀前的遊覽者刻意破壞,只剩下了殘跡。現存直立的撒森岩有25支、橫梁6塊、楣石3塊。藍砂岩則多半覆滿青苔,已不再顯現原有的藍灰色,但如將青苔清除,即可露出原來的深淺不一的藍色。


在巨石陣旁的A344公路上即可看到用鐵絲網在週邊圍起來的巨石陣。要近距離觀賞,必須在在馬路對面的停車場,購買門票通過地下通道才能進入鐵絲網內的區域,通常仍限於在一個圍起來的位置外面遙望觀看,只有在特定的日期,經由主管單位安排,才可進入巨石陣的主石柱群及三門坊祭壇遊覽。


巨石陣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巨石群地點,這些糙石巨柱呈現出特定的圓形規格,其所象徵的天文意義雖然還在探討中。但是這些巨石與其鄰近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確實顯示了史前時代的人類,具有利用優秀的創意和工程技術建造巨石建築的知識和能力,證明西元前3100至西元前1100年的史前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已經有富裕而有組織的史前社會存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6年將巨石陣及其附近一共15個景觀,包括埃夫伯瑞石圈在內,一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