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千年前的最後冰河期,原先往北流的塞文河(River Severn),被愛爾蘭海冰原檔住,堵塞成為拉普沃斯湖(Lake Lapworth),河水無法宣洩,水位越升越高,終於越過附近山丘,改道向南奔流,切開了沿途蘊藏著豐富的煤、鐵、黏土和石灰岩的山脈,形成塞文峽谷(The
Severn Gorge),後因峽谷興建了全世界第一座鐵橋,改名為鐵橋峽(Ironbridge Gorge)




塞文峽谷盛產煤礦鐵礦石灰石黏土等天然礦產,且易於開採。深廣的河流,則提供便利的航運,有助於將產品運送到海港及其他地區進行貿易,使峽谷附近的地區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發展出許多與人類生活至關重要的工業製造技術。


 



 




鐵橋峽附近在16世紀即有一個熟鐵吹煉爐,生產製造熟鐵坯,而發展出冶鐵工業。1708年鐵鍋製造商亞伯拉罕˙達比一世(Abraham Darby I)在附近的科爾布魯克代爾(Coalbrookdale)租賃了一只熔爐用來製造鐵製產品,次年他用焦炭作燃料成功地把鐵熔化,並進一步發明了高爐煉鐵的技術。




亞伯拉罕˙達比一世的發明,不僅大量降低鐵器製造的成本,也因此得以大量生產製紡紗機、織布機、蒸汽機和其他各種機床所需要的鋼鐵,帶動了英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更進一步推動了工業革命的浪潮。18世紀工業革命風起雲湧時期,鐵橋峽附近地區所生產的鋼鐵產量,高達全英國總量的四分之。




亞伯拉罕˙達比一世於1717年去世,留下了年僅6歲的幼子亞伯拉罕˙達比二世,待他成年接管父親的產業以後,大力擴展業務,製造出第一批鐵軌和火車,開始發展鐵路交通。1763年亞伯拉罕˙達比二世去世以後,他的兒子亞伯拉罕˙達比三世還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立即接掌家族產業。




為了解決塞文河每年泛濫的洪水沖斷橋樑,造成交通中斷,影響貨物運送的問題,亞伯拉罕˙達比三世與好友綽號「鐵瘋子」的鐵業大亨約翰˙威爾金森((John Wilkinson)商議決定,用鐵建造一座大橋




在當時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決定,到底能不能用鐵來造橋?怎麼造?建造出來的橋會不會倒塌?誰也不知道。兩個異想天開的年輕人,除了邀請其他資本家投資入股,籌措建橋的資金之外,又假稱要建造一座新石橋的名義,向銀行申請貸款,哄騙國會核准貸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