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英格蘭塞克斯郡(Sussex)齊徹斯特市(Chichester)的齊徹斯特大教堂(Chichester Cathedral),全名為三位一體齊徹斯特大教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the Holy Trinity),是英國國教在齊徹斯特的主教座堂




681年聖威爾弗瑞德(St. Wilfrid)將基督教引入薩塞克斯(Sussex)地區,塞爾西(Selsey)南撒克遜人建造了一座教堂,宣揚教義,後來即成為羅馬公教在附近地區的主教座堂。




1066年威廉一世在Hastings的戰役中打敗了哈爾侯爾德公爵(Sir Harhold),成為英國國王。由羅馬公教轄下的坎特伯瑞(Canterbury)大主教在西敏寺為其加冕。




接著羅馬公教重新劃分在英國的教區,1075將原設在塞爾西的主教席位遷至齊徹斯特。因此在齊徹斯特建造了新的主教座堂,名為聖三位一體齊徹斯特大教堂,取代原來聖威爾弗瑞德在塞爾西所建的主教堂。後來英國脫離羅馬公教,自行成立英國國教後,齊徹斯特大教堂即成為英國國教的主教堂。


 



 




1108年大主教Ralph de Luffa時,曾加以整修。1114年,教堂不幸毀於大火,Ralph de Luffa主教說服了亨利一世出資贊助重建。1187年一場火災又燒毀了齊徹斯特大教堂及市區內大部份的建築,後來可能是由沃爾特˙考文踹(Walter of Coventry)重建,工程包括修整中殿的表面,將原來木造天花板改成石造拱頂。1199年再度整修。




1210年教堂正面西南側的鐘塔於倒塌,旋即重建。於本世紀中,另建造了成中央的鐘塔及教堂東端半圓形的聖母禮拜堂(Lady chapel),並且在教堂中殿的兩側各增建了一排禮拜堂形成雙通道。1262年時羅馬教庭把在12451253年間擔任齊徹斯特大主教的理查˙德˙拉˙維奇(Richard de la Wyche)封為聖人,號為齊徹斯特的聖理查,許多教徒前來齊徹斯特大教堂朝聖,禮拜聖理查的神龕。




1402年教堂的磚造尖頂完工,同時在教堂西端的北面建造了一座獨立的鐘樓。後來由於地層下陷之故,導致這座鐘樓移位,而與大教堂分開,間隔了一段距離。




1538年英國脫離羅馬天主教成立英國國教初期,聖理查的神龕遭人摧毀。教堂正面西北惻的鐘塔於1635年倒塌後直到1901年才重建。




17世紀時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修建了磚石尖頂,這個尖頂雖然在1721年遭到雷擊,但從1402年完工後的450多年間,始終安然無恙地巍然聳立。


 



 




19世紀時重建一座新尖頂的計畫被提出後,包含維多利亞女王在內的捐獻者,共籌集了48,000英鎊的建設基金,1861221拆除原始的磚造尖頂,喬治˙吉爾伯特˙爵士(Sir George Gilbert Scott)設計建造一座高84公尺的銅製新尖頂,並在5年後完工。從原來的磚石尖頂拆下來的磚塊,則用來建造西阿胥林禮拜堂(West Ashling Chapel)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古典英倫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