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輔公國時期(882-1240年)


    斯拉夫人於6世紀逐漸向俄羅斯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聚居於今日俄羅斯歐洲部分的西部地區,於9世紀逐漸形成幾個部落聯盟,並且出現了一些公國,較大的公國有北方的諾夫格德公國和南方的基輔公國。     


     862年來自北方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瓦倫吉安羅斯人」(Varangian Russes)由盧瑞克Rurik)率領進入俄羅斯平原的西北部,原來的斯拉夫人稱後來的「瓦倫吉安羅斯人」為羅斯人(Russ),意為「很會捕魚的人」。 盧瑞克隨即攻佔了諾夫格德、斯摩稜斯克和基輔等地,882年以基輔為中心,建立了基輔羅斯公國,開啟了俄羅斯史上的羅瑞克王朝(Rurik Line)。並與斯拉夫融合同化成為新的民族,統稱為羅斯人,所居住的地區稱做俄羅斯(Russia)   


     12世紀基輔羅斯公國分裂為幾個獨立的小公國。


蒙古統治時期(1240-1480年)


    13世紀初成吉思汗完成蒙古各部落的統一大業後,便積極向各方擴張勢力,成為橫跨歐亞的大帝國,1237年成吉思汗長孫拔都入侵俄羅斯征服原基輔羅斯公國,併入欽察汗國(亦稱「金帳汗國」)。   


    蒙古對基輔羅斯公國採取間接統治,僅要求徵稅和徵兵,對宗教信仰相當寬容不予干涉,統治階層甚至常改信被征服者所信仰的宗教,拜占庭的東正教得以繼續發展。   


    當時俄羅斯各公國中最效忠蒙古的是曾率軍抵抗瑞典及日耳曼侵略的民族英雄莫斯科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Alexander Nevsky),並因此而獲得代收賦稅及維護治安的權力,使得莫斯科公國的地位凌駕於其他公國之上。


    蒙古統治期間使俄羅斯免於內亂、外患,各公國和平、安定、繁榮,並建立了君權神授說、官僚制度、人口調查方法、徵兵徵稅制度、酒類專賣辦法、驛站郵傳制度、法律的概念及秘密警察等,留下治國的方法和典範。


    蒙古統治俄羅斯240年,但蒙古民族實際上在俄國活動的時間,前後約達500餘年之久,對俄羅斯政治和文化有重大的影響。


■帝俄時期(1533-1917年)


    欽察汗國統治200多年後,國勢逐漸衰微,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Ivan Ⅲ)趁機而起,加強對鄰近各公國的控制,1480年伊凡三世終止對蒙古納稅,蒙古勢力退出俄羅斯。


    在此之前拜占庭的東羅馬帝國已亡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由於東正教仍為俄羅斯地區的國教,當時流傳說莫斯科大公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者,拜占庭帝國皇帝的權力因此落入了莫斯科大公的手中,而取得領導的地位,1547年17歲的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Ivan Ⅳ)加冕自任沙皇,國號改稱「俄羅斯沙皇國」。   


    沙皇一詞中的「沙」係拉丁語凱撒(Caesar)的轉音,指最高統治者即拜占廷的皇帝,於蒙古人併吞基輔羅斯公國期間,則指蒙古大汗。伊凡四世自命為沙皇後,對內以高壓殘暴的手段加強中央集權,對外擴張領土,併吞蒙古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西伯利亞,被稱為「恐怖伊凡」。


    伊凡四世於1598年將其錫奧多爾親手殺死,因無後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羅瑞克克王朝終結。各公國爭奪帝位,波蘭趁機擁立假沙皇迪米特里,於克里姆林宮登基後被識破,俄波兩國發生戰爭,最後下諾夫格德的米寧和波紮爾斯基大公率領民兵把波蘭軍隊趕出莫斯科,結束動亂。   


    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遠親,16歲的麥可海爾‧羅曼諾夫(Michael Romanov)繼位為新沙皇,為羅曼諾夫王朝之始。


    麥可海爾之後歷經4位沙皇,由彼得一世(Peter I)於1682年即位,1689親政後有感於歐洲各國發展迅速,而俄國仍盛行落後的農奴制度,乃於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並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有系統地實施改革,使俄羅斯國力大增,1721年彼得一世宣佈建立俄羅斯帝國,並接受「皇帝」封號,史稱「彼得大帝」(Peter I the Great)   


    彼得大帝死後沒有子嗣,其後76年間為中衰時期,歷經5位君主後,由彼得大帝外孫彼得三世(Peter Ⅲ)繼任王位,於1762年7月被其妻凱薩琳聯合近衛軍強迫退位,數日後彼得三世即遭暗殺,凱薩琳登上皇帝的寶座,在位34年,其思想開明,在安定內亂與向外擴張領土方面均手腕靈活、成就不凡。到了葉卡琳娜二世時期,俄羅斯領土大幅擴張,成為歐洲強權之一,號稱「帝國的黃金時期」  


    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國,俄國人實施焦土戰略,燒燬糧食和農村,留給法國人的只有嚴寒的酷冬,飢寒交迫的法軍大敗退回法國。戰爭的勝利使一群激進的年輕軍官,產生君主立憲的憧憬,1825年底發動政變,即「十二月黨人革命」(Decembrists)。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俄羅斯敗給西方激起改革的聲浪,沙皇尼古拉二世於1861年解放農奴,此後雖然試圖推動各項改革,但因19世紀末期的飢荒,引發農民暴動,使改革運動遭致瓦解。


    改革運動失敗之後,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Ⅱ)又宣示要建立一個進步的國會政體-杜馬(Duma),但卻始終沒有提出明確的方案,國會陷入僵局,也因此激起1917年3月8日的二月革命(俄國舊曆),迫使尼古拉二世年3月宣佈退位,前後出了19個沙皇的羅曼諾夫王朝終結。


■蘇聯時期


     二月革命後,政權移轉至由克倫斯基、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人組成俄羅斯臨時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共產黨兩面攻擊,而採取嚴厲鎮壓政策,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列寧(V.I. Lenin)趁機領導布爾什維克黨(Bolsheviks)在西元1917年10月發動武裝暴動,內戰3年,共產黨取得政權,於西元1922年12月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實行共產主義吸收其他小國家成為加盟國,國名蘇聯USSR)


    列寧死後,經過長達八年的內鬥,史達林(Joseph Stalln)取得領導權,實行獨裁統治,強迫蘇聯農村全面集體化,並根據地區配額將工人送到西伯利亞的勞改營。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迅速工業化。


    蘇聯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抗德國,漫長的冬天配合上指揮官喬治蘇克(Georgy Zhukoy)巧妙的戰略,抵禦了希特勒的侵略,取得最後的勝利,使蘇聯戰後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


    1946年蘇聯與美國領導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冷戰(Cold War)北從波羅的海南到亞得里亞海形成以蘇聯馬首是瞻的「鐵幕」,將歐洲一分為二,蘇聯從此成為超級強國,並侵佔了中國的唐努烏梁海、蒙古、黑瞎子島等地區的土地。  


    史達林之後繼任的蘇聯總書記有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安德洛波夫(Yury Andrapov)、契里年科(Konstantin Chernenko) 等,


    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接任總書記後,實施一連串大膽的改革開放措施。然而由於科技的進步,資訊傳播迅速,各加盟共和國民族主義及民主觀念興起,90年代紛紛脫離蘇聯的控制,戈巴契夫改革並未取得人民的支持。


    另ㄧ方面,波里斯‧葉爾欽(Boris Yeltsin)當選為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的總統,並於1991年8月24日宣佈獨立,戈巴契夫乃在1991年年底宣佈辭職,存在70年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至此解體。


民主俄羅斯時期


    俄羅斯首任總統葉爾欽上任後,實施全面西化,俄羅斯社會無法適應發生脫序現象,經濟也未能獲得改善,而於1999年12月31日宣布辭職。


    繼任的第二任總統伏拉蒂米爾‧普亭(Bladimir Putin)代表保守勢力,安定秩序之餘,也致力於發展經濟,目前俄羅斯已被列為前景看好的金磚四國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